
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的6502宿舍,即張澤璐、蘇雅、趙嘯林、王夢緣、孫寧康、王愛英六個女生全部保研或考研至理想院校,她們6人分別考取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鄭州大學(農學院)。
“保研比我想象中要辛苦許多。”今年順利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學的張澤璐說。為了能夠達到學校的保研標準,她在本科期間爭取將每門專業課成績都做到90+,優異成績的取得更多來自平時努力,上課時認真聽講,課下及時復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參加了多所學校的夏令營后,她選擇在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攻讀自己喜歡的生物學專業,最終以本科成績前10%、專業第六名的成績順利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
在確認了自己的目標院校是南開大學后,王夢緣便知道自己要付出比別人要多數倍的努力才會成功,在前幾屆學長學姐沒有和自己考同樣專業同樣院校的情況下,她只好摸著石頭過河。深夜在床上輾轉反側是常有的情況,經常在“選個好考的”和“堅持自己喜歡的”中間糾結,但每天早上起床看到舍友們都準備出發去自習室的時候,看到宿舍墻上貼的“我們都是追夢人”的時候,又在心中給自己鼓勁。就是這種不放棄的精神,讓王夢緣以341分的好成績被南開大學錄取。
同樣的目標學校使蘇雅和孫寧康成為考研過程中的“戰友”,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晚上十點一起回宿舍似乎已經成了兩位研友的固定習慣。偶爾有一個人想偷懶睡個懶覺,另一個人便開始起床攻擊。考研路上,兩人互相鼓勵、分享學習經驗和資料。孫寧康的政治不好,蘇雅便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背誦方法。最終兩人分別以389分和402分雙雙拿下專業第一,被中國農業大學順利錄取。
同樣的,原本就是好朋友的趙嘯林和王愛英也在考研過程中成為了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的研友。在確定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和院校后,每天規律的早出晚歸、絕不偷懶是她們的標簽,當別人都學累了、想偷一下午懶的時候,趙嘯林和王愛英也依然風雨無阻的去自習室,或是背專業課,或是背政治。每晚回宿舍后還要再翻看一下當天學的英語,加深一下印象。在考研過程中,做到有規律的學習是最難的,而這兩位同學卻成功做到了,因此也順利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鄭州大學錄取。(海洋與農業工程學院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