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農大,留給我的是兩種顏色——紅色和黃色。紅是僅有的三座樓那單一的主色調,黃是那與碧海藍天形成鮮明對比的校園砂土的荒涼。
荒,是農大給我的第一印象。三點一線的生活在這里被一個“荒”字所充分證明,實踐。那座尚未完工的,也是唯一的,龐大的教學樓,四合院式“封”閉的宿舍,和那其貌不揚的食堂組成的連線把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我牢牢的束縛了起來。的確,除了這3所建筑,剩下的也就只剩下黃土和野草帶給我的荒涼。
曾幾次懷著離開的念頭拿起要那打給父母的電話,但最后還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驅使把即將撥出的電話放了下來。說不出緣由,道不出苦衷。
然而一句“有夢就有希望,堅持就是勝利”讓我拋開了先前眼前的一切,將自己的魂靈與精神深深的扎在了這厚重樸實的黃土地上。進了農大門,就是農大人,作了農大人,傳承農大魂!我的思想隨著農大日新月異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變化,意志隨著校區的建設不斷變得堅韌不移。
寒假歸來,在離海岸幾十海里的船上,透過那迷蒙的海霧,依稀可見的是校區里那尚未完工的鐘樓。憧憬著校園的未來,耳畔似乎傳來了那發自最高點的導航鐘聲。
時隔一個月后的今天,當再次踏入熟悉親切的大門時,時代潮上蘊藏深厚文化底蘊的石雕在那些如綠色海洋般草坪陪襯下一洗校區前之荒涼。擁有美國風格的宏偉磚紅色教學樓以及宿舍和食堂早已被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所貫通。去年寸草不生的黃土地上種滿了充滿朝氣的小麥,和象征著堅毅與剛強的羅漢松。海風一過麥浪頓涌,后浪有力地推著前浪洋溢著農大銳不可當的飛速發展勢頭;松樹一棵連一棵,擁在一起抗著海風的侵襲,充斥著農大人沉穩厚重的品質。操場上籃球與地面的撞擊聲與正在修建的商業街施工時所發出的鋼鐵碰撞聲音規律的交織穿插在一起,演奏著一曲歌唱農大美好未來的交響樂。放眼望去,兩座俄國特色的雙子樓也爭先恐后拔地而起,仰望四方……
這一切的一切來得是這樣的突然,讓我不知所措。手里緊緊的持著相機不放過校區的任何一個角落。
沒有刻意得雕琢,也沒有那華麗的修飾,那一張張反映校區真實樣貌的照片就像是一幅幅洗去鉛華服飾的山水畫,無時不刻得散發著一種清新與自然;每張照片都是那樣的樸實與平凡,永不停息的書寫著那經久不衰的校訓:解民生之多艱 育天下之英才!
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平凡樸實的名稱,所以有這樣平凡樸實的精神,因為有這樣的精神,才能引得莘莘學子慕名而來。作為農大的一員,我感到自己是驕傲的,因為在我踏入這所學校的同時,我的人生里程碑上就留下了“中國農業大學”這個令人引以為豪的名字;作為農大的一員,我感到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將與這所我愛的學校一同見證她的發展與輝煌;作為農大的一員,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因為我將與農大與這種平凡與樸實的精神相伴四年乃至終身!
食品062 韓光